粮安天下,时不我待!
当前,全国进入主汛期,是农业灾害高发期,也是秋粮产量形成关键期。气象部门预计,7—9月我国降水“北多南少”,区域性和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。目前,主产区土壤墒情较为适宜,秋粮作物苗情长势总体较好,但局部地区受前期阶段性低温、干旱等影响,部分田块播种推迟、苗情偏弱,夺取秋粮丰收还面临风险挑战。
全年粮食生产大头在秋粮、关键在秋粮。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奋战100天抓夏管提单产抗灾夺秋粮丰收行动,继续组织相关司局开展日常联系和责任包保,聚焦重点作物、重点区域、重点环节,紧盯关键农时、关键技术、关键要素,及时下沉一线,指导各地抓田管促壮苗、抓“双抢”落面积、抓措施提单产、抓防灾控病虫,全力以赴打牢秋粮丰收基础,确保完成粮食产量1.4万亿斤左右目标任务。
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“秋粮保卫战”中,科技的力量不可忽视。现代化的智慧农业设备,如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、智能水肥灌溉等,正逐步成为农民和农业部门的“千里眼”与“智慧大脑”。这些设备和技术有效助力精准决策,显著减少灾害损失。
智慧“绿盾” 守护田间希望
传统病虫监测手段受限于人力和观察范围的局限性,往往难以在病虫害发生的初期就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,导致防治效果不理想,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。比昂科技通过“智能监测站+智慧云平台+绿色防控网”组合,构建起一套高效、环保的绿色防控体系,为农民和农业部门提供及时、准确的病虫害信息,从而指导他们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,有效减少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危害。
应用场景:
水稻区:监测稻飞虱、二化螟等害虫,避免爆发成灾。
玉米田:预警草地贪夜蛾入侵,及时采取生物防治措施。
水肥“智脑” 应对旱涝急转
面对干旱情况,智能水肥灌溉系统化身田间“调度中枢”。根据土壤墒情和作物生长需求,通过集成物联网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,智能水肥灌溉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土壤湿度、养分含量以及作物生长状态,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灌溉和施肥建议,助力农田实现节水、节肥和增产的目标。
应用场景:
干旱地区:精确灌溉,避免盲目浇水导致土壤板结。
农业农村部开展的“百日行动”为秋粮丰收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,智慧农业技术的广泛运用进一步提升了防灾减灾工作的效率。展望未来,随着5G、物联网、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深入融合与应用,农业生产将迈向更加智能化、精准化的崭新时代,为实现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。
信息来源:农业农村部官网